找到相关内容642篇,用时1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王恩洋:佛学通释(3)

    利害得失,之在外,复不以道,是以乐不得反以苦来,不得反以祸来,地狱饿鬼之报正非彼意所乐也。是谓因力强者,能伏违缘,果决于因也。云缘势胜能夺本因者,此就初修行人下根中根者说。谓资粮来满,加行未成...业生。从自发心积资粮已虽经无量无数大劫而业功能终不唐捐,终能有果。故诸业果未作不得作已不失。了知果报自业所作故,不依于他,哀求天等,与他。了知未作不得故,于诸恶业终不自作,于诸善业殷勤修造。了知作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2964816.html
  • 禅宗与文人画(1)

    是有尽的,因而常常带来可悲的结局。他主张“游于物之外”,而不能“游于物之内”。因为“凡物皆有可观,苟有可观,皆有可乐,非必怪奇伟丽者也”。“游于物之内”,就会把物看得过重,为情俗所役,乐反生悲,...这种两面心理:  予尝古仁人之心,或异二者之为。何哉?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居庙堂之高,则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,则忧其君,是进亦忧,退亦忧。  在进、退的心理中, “忧”成为文人士大夫“达、退”观的基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575764954.html
  • 王恩洋:《佛学通释》上卷(3)

    不得反以祸来,地狱饿鬼之报正非彼意所乐也。是谓因力强者,能伏违缘,果决于因也。云缘势胜能夺本因者,此就初修行人下根中根者说。谓资粮未满,如行未成,善恶种子俱可现行,而忽遇违缘,或魔境现前与以...唐捐,终能有果。故诸业果未作不得作已不失。了知果报自业所作故,不依于他,哀求天等,与他。了知未作不得故,于诸恶业终不自作,于诸善业殷勤修造。了知作已不失故,于诸恶果终不怨嗟,是吾往业所作故。于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581864967.html
  • 释藏青:中国佛教的传播与发展概况(3)

    一种因果,是要一直流转下去的,体现为祸福的果报也就必然会表现出来。我们要想脱祸,趋利避害,从实践看,一种修行的方法就是首先要控制住这个自我,使它不再膨胀,然后去掉恶的成分,增大善的成分。不断努力精进...还是在心外?”文益答:“在心内。”桂琛即说:“汝行脚之人,有何来由安一块石头在心中?”文益闻言大窘,无言以对,便放下衣物,依于桂琛席下决择,每日呈见解。一天,桂琛说:“佛法不恁么。”文益答:“然而我...

    释藏青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2065209.html
  • 中国佛教的孝道思想

    笃孝、修戒是为了、养亲,要修福不如行孝,行孝不如持戒,出家僧人应节衣缩食,以赡养父母。佛教还把人们的孝行和佛事活动结合起来,竭力在民间造成奉行孝道的气氛。《盂兰盆经》说:“是佛弟子修孝顺者,应念念...道德行为合乎礼教。但出家修道的沙门已不是世俗的人,以修道资养身心,视自我为实现道德理想的障碍,认为人们生生不息追求自我是顺化了世俗的教化。佛教伦理的实现方式是:宗不顺化,息患不存身。要实现佛教的道德...

    刘立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2365212.html
  • 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疏(2)

    ,四当成正觉。获福无量者,若有四种众发清净心,为故,或于塔庙诸形像前而设供养,奉施灯明,乃至以少灯炷或膏油涂然持以奉施,其明唯照道之一阶,舍利弗,如此福德,非是一切声闻缘觉所能了知,唯佛如来乃能知...经威力,现作同生神,书其罪福。尽持授与阎摩法王者,谓由阿赖耶识中具有罪种子为因缘,药师如来及经之威力为增上缘,令罪福相各现于患人第六意识之上,令阎摩王他心智尽见患人罪福之相,或阎摩化作同生,或佛及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55065310.html
  • 略说慈航菩萨的精神

     “你发心供养我,我就是这个钱的主人了,主人不是有处理权吗?你供养我,我为你转申供养所有的法师,为你,为什么你不生欢喜心呢?”慈航菩萨看钱居士慈爱的微笑说…“你供养我,我那里还有闲情放在袋袋里?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14465707.html
  • 演培法师:人间佛陀(1)

    赈济国内的广大贫民,供养所有的修道行人,以为王子。同时迁王子入本宫,举行仪式立为太子。   三 大事式备的学习   太子在出生后七日,母后摩耶不幸就去世,不过他在宫中的生活,由于姨母的善为照料...为家畜的繁殖,为耕种的岂收,为种族的绵延,为子孙的昌盛,运用的唯一手段,就是祈神的力助,认为八要向神求助,神会给子极大助力,因而祈祷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,成为不可或缺的要务之一。但负祈祷任务的,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1165954.html
  • 从对联谈观音信仰(2)

    非祂的根本道场。正如佛陀以全法界──横遍十方,竖穷三际为理体,观音的根本道场究竟在那里呢?只要修观音法门,不存功利观念,以清净的之心,念观音圣号,就会在冥冥中,获得观音的庇护。  观音的种种应化身...的婆心。  有关观音的性别究竟为何呢?  “法无定相”,如《金刚经》中所说:“若以色见我,以音声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见如来。”佛菩萨并无男女之分,应以何身得度,就现何身而为说法,观音亦然。  在印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3065969.html
  • 印光大师论念佛与名号功德

    南无。(复卓智立居士书)  四  何以世间念佛人多,真能了生死者少,只以念佛之人,无深信切愿,但报,希图来世富贵。不知希图来世富贵,譬如仰天射箭,力尽则还,非但无益,且有损也。念佛者,断不可存报...发愿、求生西方,万不可来生报。若来生报,即是破戒违法。以念佛法门乃是教人求生西方的法门。念佛不求生西方,又要求来生,是不遵佛教。此是佛教人必定要依之法,汝不肯依,故名破戒违法。(复传德师书)  ...

    印光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41667015.html